廖咪妮
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院英德 513000
【摘要】
目的:探析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產后細菌性陰道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。
方法:選取本院2013年1月~2014年1月期間門診治療產后細菌性陰道炎患者68例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。將68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,每組各34例。對照組采用甲硝唑栓治療方法,觀察組應用乳酸菌陰道膠囊(延華)進行治療,兩組治療時間均為7~10d。觀察兩組患者治愈率、總有效率及復發率。
結果: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.1%,復發率為0;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.5%,復發率為26.5%。觀察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(P<0.05),且復發率低于對照組(P<0.05)。兩組相比對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。
結論:應用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產后細菌性陰道炎療效顯著,副反應低,不易復發,安全無毒,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好,適于臨床推廣應用。
關鍵詞:乳酸菌陰道膠囊;產后陰道炎;臨床療效
細菌性陰道病(bacterialvaginosis,BV)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一種混合感染,以厭氧菌居多,占外陰、陰道感染的40%~50%[1]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子宮出血、盆腔炎以及產褥期感染等并發癥。臨床傳統治療選用抗生素或甲硝唑療法,但因抗生素能破壞陰道正常菌群而出現二次感染,且長期治療會產生耐藥性,同時,甲硝唑局部治療不能有效建立陰道正常菌群,致復發率高。本院2013年1月~2014年1月期間對34例產后陰道炎患者應用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,取得顯著效果,現將臨床資料報道如下。
1 資料與方法
1.1 臨床資料
本組患者68例,年齡23~37歲,平均30.5歲。入選標準:已婚,有生育史,有性生活史,病程1~6個月。臨床診斷為細菌性陰道病。將6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,每組各34例。兩組患者在年齡、病程、產后時間、治療情況相比,差異無顯著性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1.2 治療方法
對照組34例給予甲硝唑栓陰道給藥治療。用法:每晚睡前用溫水清潔陰道,將甲硝唑栓(大連制藥廠生產)放入陰道深部1枚;觀察組34例給予乳酸菌陰道膠囊(延華)(西安正浩生物制藥公司生產,0.25g/粒,600萬活乳酸菌/粒,批號:國藥準字H10980293)治療。用法:每晚睡前用溫水清潔陰道后,將乳酸菌陰道膠囊置入陰道穹窿部位。首次治療每晚1次,2粒/次,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0d。用藥期間禁止應用其他藥物治療,治療期間及復查前禁止同房,并禁用其他抗生素或陰道用藥。對所有患者停藥1周做相應臨床及實驗室檢查。
1.3 觀察指標
停藥后7d和3個月分別進行復查,記錄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,分別統計兩組患者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(治愈率+顯效率)及復發率。
1.4 療效判斷標準[2]
治愈:全部癥狀及體征消失,實驗室檢查(﹣);顯效:大部分癥狀及體征消失,實驗室檢查(﹣);有效:部分癥狀及體征消失,實驗室檢查(+);無效:癥狀及體征未減輕或加重,實驗室檢查(+)。
2 結果
觀察組34例患者治愈28例,顯效5例,有效1例,無效0例,復發0例,治愈率82.4%,治療總有效率97.1%,復發率為0;對照組34例,治愈19例,顯效6例,有效3例,無效6例,復發9例,治愈率55.9%,治療總有效率73.5%,復發率為26.5%。觀察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(P<0.05),且復發率低于對照組(P<0.05)。兩組相比,差異有統計學意義。詳見表1
3 討論
正常陰道優勢菌為乳酸菌,它可將糖原分解為乳酸,維持陰道正常的酸性環境(pH≤4.5,多為3.8~4.4)。細菌性陰道病(BV)是婦科最常見的陰道炎癥,好發于生育年齡的婦女,哺乳期婦女體質虛弱,雌激素水平較低,陰道乳桿菌數量明顯減少,易感染此病[3]。由于陰道乳酸桿菌減少改變了陰道內pH環境,從而無法抑制陰道內寄居菌生長,使其他的致病菌或病原菌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產生炎癥反應,導致產后子宮內膜炎和剖宮產后切口感染。臨床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,呈灰白色、均勻一致的稀薄分泌物,伴魚腥臭味或陰道瘙癢[4],嚴重威脅產婦身心健康。臨床治療產后細菌性陰道炎多采用甲硝唑局部給藥方法,甲硝唑能有效地對抗厭氧菌感染,但患者易出現惡心、嘔吐、口腔異味等不良反應,且陰道給藥雖能直接作用于病原體,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,但不能有效恢復陰道正常菌群生長。乳酸菌陰道膠囊(延華)是活乳酸菌制劑,陰道局部給藥后可補充陰道中缺乏的乳桿菌,保持陰道正常的pH值,維持陰道的微酸性環境,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長,且無毒副作用,而且治標又治本,不易復發[5]。本研究中,對照組采用甲硝唑治療,治療總有效率為73.5%,復發率為26.5%;觀察組采用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,治療總有效率為97.1%,未出現復發病例。由此可知,應用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療效優于甲硝唑,且無明顯毒副作用,臨床應用安全,適于臨床推廣應用。
【參考文獻】
1 初華.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細菌性陰道病臨床療效觀察分析.中外健康文摘,2012(49):21~22.
2 何順安,劉文霞,周純麗,等.延華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妊娠期陰道炎166例臨床觀察.中國婦幼保健,2009(24):720.
3 陶麗丹,劉曉鵬,閆春霞,等.乳酸菌素陰道膠囊治療哺乳期細菌性陰道病療效觀察.中國誤診學雜志,2010(18):4312~4313.
4 宜小如,楊艷艷,陳建.乳酸菌陰道膠囊與甲硝唑聯合治療細菌性陰道病臨床觀察.首都醫藥,2006(12):48.
5 石一復,李娟清.陰道炎的藥物治療.實用婦產科雜志,2003,19(2):56~57.